新资讯_卷绕机构薄膜张力的模糊控制研究下
卷绕机构薄膜张力的模糊控制研究(下)
3 实验分析
模糊控制依据长期经验和大量实验,从控制规则的制定,各模糊子集隶属函数的定义,各变量论域的确定,到选择适当的比例因子等均经过反复实践和修改完善。
由表2所得的实验曲线如图3所示,图中F为张力,t为时间,可见控制过程中,张力波动较大,稳定时间较长。
为改善模糊控制器性能,我们曾引入单个及双修正因子,当误差较小时,用修正因子α1来描述控制规则,当误差较大时,用α2来描述控制规则,这样可改变误差和误差变化在不同情况下的权重。即:
由此所得“控制规则表”(略)去控制张力波动,另外加入开关切换,当误差较大超过论域时,采用比例控制,提高响应速度。当误差较小时则引入线性控制理论的积分环节,以改善控制器的稳定性能,这样构成模糊-线性复合控制,其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,其中α1=0.45,α2=0.6。
作单位阶跃响应如图5所示,其中曲线I为模糊-线性复合控制(α1=0.45,α2=0.6)的响应曲线,曲线II取α=0.65(单修正因子),曲线III取α1=0.5,α2=0.7(双修正因子)。
4 结论
影响张力控制系统精度的因素包括:机构机械加工及安装精度,张力传感器性能及A/D转换精度,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合理性等等。在这种多因素、时变、非线性控制系统中,对张力波动采用模糊控制,其优越性显而易见。它无须确切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,对过程参数的改变不很灵敏,有较强的鲁棒性。系统设计的模糊-线性复合控制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双修正因子,并引入线性控制理论的积分环节,实验证明其张力控制响应速度快、超调量小,稳态误差小。
作者/王甦1 李俊2
(1.南京工程学院电力系,;2. 深圳工商银行)
声明:
本文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,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。
- 上一篇:新资讯_酒类包装印刷技术新发展
- 下一篇:新资讯_农药包装有偿回收绿色发展共同期许
- 2023-03-24品质证实一切宝通bwfrp电缆保护套管获sgs认证
- 2023-03-24山推楚天公司通过中质协ISO9001认证审核
- 2023-03-24中国南车自主牵引系统中标昆明城轨项目
- 2023-03-24全国政协委员丁梅加快农村电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
- 2023-03-24品质佐证服务先行注塑机械手厂家思为客技术支持优势凸显
- 2023-03-24咸阳高低压电气设备施工队伍
- 2023-03-24品牌将视觉智能视为人工智能战略的关键部分
- 2023-03-24中铁四局五公司荣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
- 2023-03-24品质酸度计与电位滴定仪的区别产品使用的注意事项
- 2023-03-24咸宁市咸安区专家诊脉助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