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资讯_美国工业自动化如何看中国智能制造
美国工业自动化如何看中国智能制造?
在罗克韦尔自动化眼中,目前顺德对智能制造的需求比较大,也有很多想法,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,不宜全盘推翻现状,而要根据自己需求,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。
中美制造业成本差距只有5%
作为一名在外企工作20年的中国人,从通用电气的营销工程师到施耐德电气的地区经理,从西门子北方区销售总监再到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市场总监,程杰对全球制造业的状况都十分了解。他认为中国制造发展非常迅猛,在世界上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他的这个判断来自中国工程院对全世界9个主要制造大国的指标测评。数据显示,2012—2014年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已经超过韩国、法国、英国等发达国家。“美国遥遥领先稳居制造强国第一方阵,日本、德国处于第二梯队,中国处于第三梯队前列,完全有希望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第二方阵。”
然而,高端制造的产品还是供不应求,而低端制造产品则产能过剩,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瓶颈在现阶段依然突出。“制造技术依存度超过50%,制造业每年因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,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.8倍……”程杰在现场列举的各项数据发人深思。
除了这些短板,低成本优势不再或许对中国制造的影响更为致命。程杰坦言,美国人工成本是中国的2.57倍,但其他成本中国都比美国高。综合评估之下,目前美国制造业的成本只比中国高5%。“过去中国是依靠低成本和大规模发展起来的,但现在来看这样的优势不再。而旁边的越南印度的制造业成本仅仅是中国的1/3,如果中国再从事这些产业,很快就会被抢掉饭碗。”
顺德经济与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张鹏对此深有感触。他表示,目前顺德制造业不单是招工难,用工也难。产业工人的平均月薪已经超过了4000元,比刚毕业大学生的工资水平还要高。转型升级压力沉重,亟需推动生产自动化、管理信息化,降低用工成本,提高产品质量,提升劳动生产率。
“上世纪90年代我来到顺德,老板们都不会讲普通话,现在老板们的普通话都讲得挺好的,这样的特点也体现在顺德经济转型上。好的技术不用政府主导企业都会上,这与美国有点像。”程杰说,美国的政府并没有去做主导,但美国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都非常高,很多都是由企业去推动。
消费导向型经济催生互联企业
“中国今天面临这样的转型,美国人怎么看?”在程杰看来,当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与美国20年前的遭遇非常相似。
二战之后,为了拉动经济复苏,美国加大了对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,但随着各项设施建设完善了,过去大量的投资也开始衍化出无法消化的后遗症。“像费城这样的工业城市面临着大量的产能过剩,那时美国也迷茫。”程杰说,从1995年开始,美国的产业转型开始从高速变成中高速发展,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出口导向变成消费导向,于是金融、房地产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开始蓬勃发展。
- 2023-03-24三一倒计时万元配件大奖即将揭晓
- 2023-03-24品质证实一切宝通bwfrp电缆保护套管获sgs认证
- 2023-03-24山推楚天公司通过中质协ISO9001认证审核
- 2023-03-24中国南车自主牵引系统中标昆明城轨项目
- 2023-03-24全国政协委员丁梅加快农村电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
- 2023-03-24品质佐证服务先行注塑机械手厂家思为客技术支持优势凸显
- 2023-03-24咸阳高低压电气设备施工队伍
- 2023-03-24品牌将视觉智能视为人工智能战略的关键部分
- 2023-03-24中铁四局五公司荣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
- 2023-03-24品质酸度计与电位滴定仪的区别产品使用的注意事项